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今晚8:00|廖德春:让“非遗之花”在指尖绽放
- 《咚奇刚:蕉力全开》直面会将于6月18日举行
- 《荒野起源》新宣传片 WeGame限定试玩今日开启
- 福建省首台二手车出口在厦门口岸启动
- 《毁灭战士4》废案曝光 艺术家泄露早期地狱都市设定
- 鮑爾談話之後,市場等看兩件事|天下雜誌
- 繼房地產後,中國金融業也踩到雷 中融爆雷問題有多嚴重?|天下雜誌
- 西昌市“共建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征文比赛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 老品牌:李子园甜牛奶,经销商抢占市场就靠它了!
- 总体出库尚可,市场价格分化!,市场研究
- 从西到东,广东满足你对荔枝的所有想象
- 注意!厦门2019年第一批保障性租赁房审核结果公示
- 打听同事工资被辞退?企业薪酬管理有权但不可过度任性
- 波波维奇谈邓肯球衣退役:希望到时我不会哭!
- 国字号重点医学项目在郑启动 “精准医学研究”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 小乔丹反击白边:我只会空接 但入选了双一阵!
- 重点打击,重点覆盖!三色牛禧晏酸奶掀起“喜庆”风暴!
- 与PC无关 下一代Xbox主机新传闻
- 网购预售模式暴露诸多问题 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 海沃德22+6爵士末节致胜 灰熊全队低迷吞三连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